close

…理查說,現在換妳許願了。
特芮絲暗自許了個願,她許的願望就是卡蘿。

這是一個追尋真愛的故事。書中人物其實正在對著每位讀者,發出一個深沈嚴肅的問題:為了愛,你願意付出多大代價?或者說,你能否在關鍵時刻勇敢站出來,不計後果追尋愛情?

年輕、孤單的少女特芮絲在大都會紐約裡尋找劇場事業的開端,但卻被困在一個百貨公司裡面當售貨小姐,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距,讓她感到格外痛苦難當。

將近中年的人妻卡蘿,金髮高挑,正在經歷焦頭爛額的離婚程序。她與丈夫感情不睦,又想要保住女兒,更因為環境的煎熬而感到絕望。

在百貨公司裡,卡蘿與特芮絲偶然相遇。特芮絲出自衝動,開始與卡蘿聯繫。卡蘿同樣出自難以形容的感動回了信,兩人從此書信往返,進一步經常相處,彼此鼓勵,也發展出讓她們自己都感到驚訝的關係,兩人終於明白自己找到了真愛。

可是,在當時的社會裡,畢竟不能容許兩位女性之間的愛情。特芮絲的男朋友斷言特芮絲只是一時頭昏,卡蘿的丈夫則請了私家偵探在後跟監,想要找出不利於卡蘿的證據,以便在離婚訴訟上獲得勝利。

兩位女性決定勇敢往前走,相偕外出旅遊。私家偵探在後一一蒐證,使得這場美麗的戀人之旅,後來竟然變成卡蘿在法庭上無窮無盡的苦難之開端。因為「她是女同性戀」這種帶有詆毀性質的控訴,卡蘿在法庭上慘敗,失去了照顧女兒的權利。

這兩位女性戀人的考驗終於來到:在強大的社會規範壓力之下,兩人能否堅守住自己的真實情感,不計代價繼續把感情之路走完?兩人越相愛,就越接近龐大可怕的社會禁忌;愛得更深,被禁忌壓碎的可能性也就越大…

salt.jpg 

以上圖文來自博客來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368061

 

很特別的是,故事是發生在美國50年代,但讀起來卻不與現代脫節,除了只能以電話電報為主要的溝通方式外。最厲害的是,作者只是因為在百貨公司娃娃專櫃看見一位優雅的女人,只花兩星期就寫成這本書了。且因為禁忌題材,一開始還被出版社拒絕發行。
這本書花很多篇幅在描寫愛情這個主題,但其實加入很多背景文化的因子。兩位主角的相愛,很直接的原因就是一見鍾情,在第一眼就已然認定,且兩者間貧富及年齡的差距設定(一個19一個31),可以方便加入更多衝突的故事性。讓我不禁回憶起在看"我願意為妳朗讀"時曾思考過的疑問。很多人說身高不是距離之類的話,來解釋愛情的發生本就沒有理由。在為妳朗讀中,年齡差距更大(好像男15女34),一個是飽讀詩書的精英,一個是文盲。當然我們不會用條件說或現實眼光來分析愛情的發生,只是我不免好奇,在這些所謂世人眼中的條件標準或合不合適,落入彼此之間,究竟要怎樣避免自卑感或因此引發的衝突呢?畢竟,每個人都會很想要在自己愛的人面前表現出最完美的那一面。而且,又該怎樣跨越差距而愛上彼此?我好像離題有點遠了。另外,我覺得作者在描寫因著自己的社經地位及正好遭逢的事故,所表現出的情緒反應相當到位。特瑞絲一直都很直接單純(年輕的沒錢的家庭不完整的),而卡蘿總是自信優雅卻又欲迎還拒的。很多內心獨白營造得很好。但是,明明拆開來看短句會覺中文挺優美的,整本書讀下來,我卻一直覺卡卡的,有時還要停頓很久重複看,然後才能銜接一下。有機會看原文應該會覺更美吧!還有,看到她們開始了探索美國西部旅行那段,一直讓我想到"末路狂花"這部電影,感覺很妙!因為作者一開始是寫懸疑小說聞名於世的,文末紀大偉的書評寫得非常好,也點出許多作者暗藏在書中的隱喻。比方說恰好在耶誕時節遇到了Carol (頌歌之意),內文中酒一再的出現啦,以及明顯寫出數字表示價格的貧富階層。後來才知道,我以前很喜歡的電影"天才雷普利"也是改編自此作者的小說。
為何叫鹽的代價?又是作者故意玩弄的隱喻。很多網友很認真的找出可能的答案。牛津字典的解釋 Sexual desire or excitement (usually, of a bitch). 或者有網友說,沒了愛情,就像沒有鹽的肉。為了愛 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? 你能否在關鍵時刻勇敢站出來 不計後果追尋愛情?人往往是自私的 當這個問題丟再自己身上時 你的回答會是什麼? 這幾句話是書腰的廣告標語,或多或少可以點出所謂鹽的代價。
最後想借用卡蘿在批評特瑞絲在設計舞台時過於主觀說的一句話,當作對此書的註解:「經典作品處理的主題 ,就是人類的基本處境。」不管是哪一種愛情都好,只希望在可以勇敢追求之餘,少一分歧視與誤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老大 的頭像
    老大

    Stroller - 漫遊

    老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